您好,欢迎来到中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
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
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
2020-07-02


玉米播种到苗期怎么管理?下面为您提供以下几点种植管理建议,希望对广大玉米种植户有所帮助:

1、及时浇水

近期部分地区播种期间遇到了高温干旱的天气,土壤墒情较差,玉米播种后要及时浇水,利于出苗,确保苗全、苗匀。

2、间苗、定苗

如果田间播种密度大,超过品种的适宜密度,建议进行间苗、定苗,防止幼苗期植株过分拥挤,株间根系交错,争水争肥,无法形成壮苗,造成后期倒伏。间苗、定苗的时间一般在3—4叶期,应在晴天下午进行,病苗、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在下午较易萎蔫,便于识别淘汰。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,去病苗留健苗。

3、除草


防治玉米田杂草应掌握好防治时期,一般在玉米3-5叶期进行封杀防除,采用烟嘧磺隆、苞卫等苗后除草剂,定向喷雾,防止对幼苗造成药害。

4、追肥
如果发现玉米苗弱,黄苗等情况可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期进行追肥,建议以喷施的叶面肥为主。

5、防虫治病

苗期是蓟马、灰飞虱在玉米田的发生盛期,防治可采用 10%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喷雾防治,或用4.5%的高氯氰菊酯1200倍液。对粘虫、玉米螟、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可选择使用内吸性氯虫苯甲酰胺或甲维盐,下午五点后喷芯防治。6月下旬至7月中旬,是二点委夜蛾危害高峰期,防治药剂可选用4.5%高氯氰菊酯每亩150毫升,或毒死蜱·高氯氟每亩150毫升,兑水100公斤,将喷雾器的喷片卸掉,在傍晚喷于玉米苗基部。喷药时间一定掌握在早8点之前或傍晚;二是已喷施过玉米田苗后茎叶除草剂如烟嘧磺隆等的玉米田,应慎用有机磷类或混配有机磷类的杀虫剂,以免产生药害。

6、化控
喷施化控剂能有效降低玉米的株高和穗位,有利于部分品种形成壮苗,如果需要喷施,一般在玉米长至膝盖时完成,从顶部一扫而过,施用过晚容易加大玉米空秆风险。

玉米苗期异常问题及解决办法

以上是保证玉米苗期能健壮生长的关键点,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气温、肥水、播种等问题,苗期经常出现一些异常情况,登海先锋也帮您做了以下汇总,提醒广大农户对症下药,以利玉米正常生长。

1、出苗不全主要原因:
1.1 播种过早;
1.2 温度低、水分大,连续的低温降雨天容易出现粉种。
1.3 除草剂和种衣剂造成的药害;
1.4 地下害虫嗑根;
1.5 化肥烧苗;
1.6 种子成苗率低或者活力低。

解决办法:
1.1 选择熟期合适的品种,不要播种过早或过晚;
1.2 低洼易涝地块要多粒播种,不要单粒点播;
1.3 种肥隔离10cm以上,防治化肥烧种烧苗;

1.4 播种前一定要进行发芽试验,选择成苗率和活力高的种子作为播种材料。一旦发生应该及时补种。补种要催芽,墒情差的要坐水,防治贪青晚熟。

2、土里长叶
种子在萌发和出苗过程中,叶片不出土,发白发黄,呈扭曲状。

主要原因:
2.1 播种过深后造成种子萌发时间过长;
2.2 墒情好的地块镇压过重;
2.3 大雨拍击造成的板结;
2.4 除草剂使用过晚造成的药害。

解决办法:
2.1 及时去除表土层;
2.2 尽早人工引苗;
2.3 加强中耕管理。有条件的地方引苗后进行一次培土。遇到这种情况有的老百姓要毁种,大可不必,及时引苗后加强田间管理可以了。

3、芽干
种子的胚芽和胚根长到一定程度后萎蔫,之后不再生长。

主要原因:
3.1 播种后干旱以及遇大风高温天气造成跑墒;
3.2 播种后镇压不实,没有接上底墒;
3.3 播种时土壤墒情不足。

解决办法:
3.1 播后土壤墒情差的地块及时重镇压;
3.2 墒情不足的地块及时浇蒙头水,确保水分充足,能够保证出苗。
3.3 一旦出现在短期没有有效降雨的条件下及时浇水,胚芽还会继续生长。

4、紫苗
秧苗叶片、叶鞘由绿变红,然后呈紫色,3叶期开始出现症状,4~5叶期表现突出,症状明显,根系不发达,茎细小,生长缓慢,叶片由绿变紫,再枯死。

主要原因:
4.1 土壤缺磷,碳水化合物代谢受到阻碍,叶片内积累糖分过多形成花青素,使叶片变紫。
4.2 低温,3叶期后遇低温也易发生紫苗,根系吸收能力下降,叶绿素合成受阻,致使叶片由绿变紫;
4.3 是由于地势低洼,积水受涝或地面板结,导致玉米根系发育不良,因而引起玉米幼苗发红或发热。紫苗在低温、粘朽、板结和排水不良的地上出现的尤多。

解决办法:
4.1 增施磷肥钙肥,提高地温,一般亩施40~50千克过磷酸钙和腐熟发酵的有机肥作底肥。

4.2 对低洼易涝地及时改善土壤通透性,做好排水、深松、铲趟等,促进土壤吸热增温,对防治玉米紫苗有一定作用,一旦出现紫苗,可用0.2%的磷酸二氢钾,进行叶面喷施2~3次。


5、黄苗

玉米苗初期叶色淡绿,逐渐变黄,严重时枯死,易造成空秆或秃尖,引起黄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。

主要原因:
5.1 种子质量不佳,种子不饱满,秧苗不壮。
5.2 耕作粗放,播种过深,出苗弱。
5.3 播种后大水漫灌或连续几天大雨使土壤板结形成 “硬盖”,导致玉米种子很难拱出土,出土后形成黄苗、弱苗。
5.4 栽培因素,密度过大,影响生长。
5.5 地力因素,缺氮、缺铁、缺锰、缺钼、缺镁、缺硫等,都能导致玉米苗期黄苗。
5.6 病害引起,主要是生理性苗枯病和侵染性纹枯病。
5.7 虫害引起,地老虎、蛴螬、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玉米根部,使根系受损、生长受阻,造成植株萎焉黄苗。

解决办法:
5.1 选择良种,净度、纯度均在98%以上,发芽率在90%以上,并去掉秕粒、小粒、病粒,播前进行种子包衣(先锋良种各项指标均符合上述标准,无需上述操作,直接播种即可)。

5.2 加强田间管理。早间苗、早定苗,多铲多趟,合理追肥,促苗早生快发。

5.3 补充养分。对于缺素产生的黄苗,根据缺素症状叶面喷施0.5%~2%尿素、0.2%~0.5%硫酸亚铁、0.1%~0.2%硫酸锰、0.05%~0.1%钼酸铵、0.5%~2%硫酸镁等。

5.4 防治病虫。生理性苗枯病可喷施菌毒杀星 多元微肥进行防治;纹枯病可选用5%井岗霉素1000倍 20%三唑酮1000倍混合液、50%多菌灵500倍 20%三唑酮1000倍混合液、70%甲基托布津600倍 5%井岗霉素1000倍混合液等喷雾,重点喷施于茎基部。

6、僵苗
主要出现在幼苗3叶期前,秧苗株形细小叶片淡绿,苗不壮不新鲜,长的僵硬,黑根多,软绵萎缩。


主要原因:
6.1 土壤中用作种肥的尿素过量,或者种肥隔离不好,引起烧根伤芽而出现僵苗。
6.2 播种后水分不足,土壤过干,使幼苗在高温干旱下缓慢生长,也容易形成僵苗。

解决办法:
6.3 苗期要合理调节肥、水、气条件。底肥要增施腐熟有机肥,所有肥料要深施,少用或不用尿素作口肥,磷肥做口肥用量要适当,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播种时土壤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。
6.4 已出现僵苗的要加强水肥管理,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,促其快速恢复,严重的则应及时补苗。

7、烧苗
肥料种类与用量不同,烧苗程度差异明显。发生烧苗的地块,多是施用以尿素为氮源的复合肥,即尿基复合肥,其它也有烧苗现象。施用后植株表现主要症状是根量少、苗小、叶片萎蔫。在同等条件下,尿基型要比其它类型的复合肥烧苗重。种肥施用量过大,造成种子或出苗过程中根系与化肥接触而引起烧种、烧苗。为避免烧苗,在选用优质复合肥的前提下,应通过深耕深松,增施有机肥,提高土壤蓄水供水能力,同时变种下施肥为侧深施或种间穴深施,种子与肥料间至少隔离7~10厘米,即可有效防止烧苗、烧芽现象的产生。


玉米丫子用不用掰?不用掰!但这两个一定要掰!!

现在的玉米品种类多不胜数,一棵秸秆上结一到两个棒,大部分成熟的只有一个棒。
不同品种均有各自的适宜密度,稀植大穗型品种一般在3000~3500株/亩,中大穗型品种3700株左右/亩,紧凑型品种一般4000株左右/亩为适宜。

一、玉米丫子不应该掰

玉米地分蘖过多,俗称的长丫子,意味着光照、水分、养分资源的争夺,那玉米丫子应不应该掰?而与这一现象类似的是一株玉米多结了几个棒子应不应该掰?以及玉米田里多余的顶部雄穗应不应该掰?究其原因可如下分析:

其实刨除种子和天气雨水这些因素,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养分过多,氮肥(尿素)用多了,现在大家都追肥,追肥时期都可劲上尿素,尿素效果还来的快,可是玉米不会说话啊,不像你人喝酒,你喝多了,还知道吐去呢,吐完了你舒服了,可是玉米没长嘴,你一个劲喂玉米只能吃,吃多了还吐不出来。

怎么办?玉米也有招,分个老二出来,把多余的养分先放到丫子里面,这样把多余的养分分流了。


(二)丫子的好处:

1.增加玉米整体的叶面积。

研究表明:不去分蘖的实验玉米品种每公顷的叶面积为35610-46510平方米,而去分蘖的每公顷叶面积仅为24690平方米,前者比后者叶面积大得多,为玉米产生更多的干物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2.增加了根系数。

对根系的测定结果表明,留蘖平均每株根数是56条,而去蘖株为29条,平均增加27.6条,即增加95%。

3、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。

测定留蘖比去蘖地表10厘米处土壤含水量高14.49%,留蘖后形成较大的叶冠层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,起到了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。可见在这种情况下,叶片蒸腾与地表蒸发相比,蒸发的作用更大,故留孽可保持土壤水份和抵抗干旱。

4.削除顶端优势。

凡是丫子多的玉米主茎形态上都是矮粗胖,丫子越多,主茎旺长的可能性越小。植株矮粗胖才是丰产的标志!

5.生殖要素的回流。

丫子在玉米抽雄后会逐渐枯萎死亡,其中的水分、光合产物、生殖要素会回流到主茎,然后为玉米成熟提供养分。

(三)掰丫子的坏处

掰除丫子是对植株的一种伤害,在植株自我修复的过程中,病虫害入侵、感染的几率会加大。

那么,玉米丫子到底用不用掰?


告诉大家,不用掰,这个老二(丫子)的作用是替主茎保留养分的,等到主茎养分不够的时候,丫子再把养分回流到主茎,丫子也枯萎了,所以你掰的不是丫子,是把养分都扔掉了。那有的人说了,有的丫子不这样啊,到秋天还结棒呢。

的确有这种情况,人还分大公无私和自私的呢,玉米丫子也有,有的丫子说了,我凭啥把养分给你啊,我还想结个玉米棒子呢,这样的丫子到秋天会结出个小玉米棒,但是里面基本没啥籽粒,是空棒。
而这种情况是非常少的,所以对你的玉米主茎基本没有啥影响。所以你的玉米长丫子了不用费那劲去掰,让他自生自灭去吧。

大家在种植玉米的时候是不是也曾发现过,有些地块的玉米个头不高,但一株上在同一穗位结出3-4个小棒子,这是什么原因?

玉米多结棒子的原因。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雷家军介绍,这种多棒玉米与水肥有一定关系,但关系不大。

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教授史振声说,虽然一般玉米会结两个棒左右,但这种多棒玉米也属于正常。有一些特殊的玉米品种,具有多棒的特点。此外,还与环境有关,如果营养和光照都非常充分,结棒数量会有所增多。但在这些玉米棒里,大概只有上面的两三个棒能够长成。

史教授介绍,现在市场上普遍卖的玉米种子,多是杂交品种,很难种出多棒玉米。民间有的传统农民却保存了一些特殊品种的种子。“每种特性都由多个基因控制,通过长期的连续选择,还能累积、纯化带有这种特性的基因,培育出多棒、大棒、高杆、矮秆等特性的玉米品种,而且这种玉米所结出的玉米棒在适当的环境下都能长成。”

据了解,除了是因为品种特性和光温水肥的区别之外,还有可能是因为植株本身发生了基因突变。

那么多余棒子应不应该掰?答案应该!

杂交玉米品种多数是单果穗品种,除植株上部果穗外,第二、第三果穗发育迟,吐丝较晚,不能受精结实,却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,摘除无效果穗集养分供给主穗,可使主穗果穗增大,不仅能增加粒重,提高玉米品质,还可以促进早熟。

在玉米种植中,也有玉米要不要去雄的疑惑,而在玉米种植中有些农户会给玉米去雄,但玉米为何要去雄?玉米去雄削顶的方法有哪些呢?
(一)玉米为啥要去雄?

玉米去雄是指玉米生长到一定时期后去掉顶部雄穗。玉米去雄可以将雄穗所消耗的养分、水分转供雌穗的生长发育,可使果穗增长,穗粒数和粒重增加,秃顶减轻,去雄能改善群体光照条件,在玉米螟、蚜虫严重的地区,拔除雄穗可减轻虫害。

(二)玉米去雄的的好处

1.增产机理明晰。

通过去雄后,可使植株吸收和制造的有效养分源源不断的向籽粒输送,从而减少了雄穗因呼吸消耗大量养分,达到减少花而不实、增加粒重和提高单产的目的。

2.植株变矮,有利增加密度。

去雄后比未去雄玉米降低高度25-30公分,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,有利于增加种植密度,达到以密增产。

3.花期相遇好,结实率提高。

去雄后,由于改善了植株生态条件和养分输送方向,比未去雄玉米雌穗提早抽丝2-3天,花期相遇好,授粉充足,有效克服花而不实。同时降低空杆率3-5%,提早成熟3-5天。

4.减少螟虫危害。

玉米螟常聚集在大喇叭口内取食,先啃食雄穗,降低花粉制造量,其次是产卵,孵化后残食其它部位。通过去雄后,可将害虫一起拔掉,带出田外处理,从而降低了转移危害机率。

5.投工少,成本低。

去雄简单易行,男女老少均可操作,一般去雄2-3次,每亩仅用工1个左右。


(三)玉米怎么去雄,技巧有哪些?

去雄的时间以抽雄未散粉前进行为宜,过早容易损伤1、2片顶叶,过晚已散粉,降低去雄作用。去雄宜在晴天10-15时进行,利于伤口愈合,避免病菌感染。阴雨连绵天气不宜去雄。去雄可隔行或隔株,去弱留强,去雄不宜超过总株数的三分之一。山地、坡地或迎风面的两行不宜去雄。

1.隔行去雄。

对吐露的雄穗,每两行去掉一行,但不能去边行,不能带叶,否则会对授粉和吸收制造养分形成影响,降低产量。当全田雌穗花丝(雌蕊)由青黄转为红色时进行彻底去雄,以达到通风透光,增加产量和提早成熟的目的,一般需进行2-3次。这种方法费工费时,在人少地多的农户不宜推广应用,防止加大劳动量,得不偿失。
2.全田一次去雄。

当整个田块雌穗花丝由青黄转红或深红色时,应组织人力及时彻底去雄,同样不能带叶,以改善田间通透条件,促进早熟和提高产量。但存在问题是时间较难掌握,应用不好易对授粉不利,影响产量。优点是省工省时,操作简便,很适合于人少地多农户应用。

3.消灭虫害,减少虫源。

不论采取何种去雄方法,必须将所去雄穗及时带出田外,减少田间玉米螟虫源(雄穗是玉米螟主要危害和产卵场所),统一集中处理。

4.消除思想顾虑,做到及时过硬。

据测验,一个正常发育的玉米雄穗,有效花粉粒可达3000-5000万个,可满足5-8亩单产1000公斤以上的花粉量,完全不必担心花粉量不足。


5.雄穗露出时拔出。

必须在雄穗露出雹叶时拔除,一般分2-3次完成,后面一次全部拔除;全田一次去雄必须掌握在整个田块雌穗花丝(雌蕊)变红或深红时方可进行,这样才能达到提早成熟,提高产量的目的。

6.有条件的农户还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,效果更好。

即在抽穗扬花期间,利用早8:00-1000大量花粉散落时,隔行推株抖动,增加异株间授粉能力,连续2-3天,增产比较显著。采用措施,增加授粉。对个别品种(或植株)雌蕊抽出困难,利用剪刀于下午剪去顶(棒子)端2-3公分,第二天即可抽出花丝授粉,增加棒粒数。

推荐关键词:生物有机肥|大量元素水溶肥|液体肥|生根肥

电话:400-0123-186
电子邮件:hbzchf@163.com
邮编:073000
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赵家洼工业区

联系我们

!
*
*
*
*

关于我们| 联系我们| 收藏网站| 网站地图